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现在最新版是什么(网!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现在最新版是什么(网

趋势迷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现在最新版是什么(

2024-06-23 10:43:33 来源:网络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现在最新版是什么(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版 在房屋建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确定地基,要想保证质量工程首先需要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然后根据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版的规定,再结合实际工程,制定验收规范。在工程完工时需要按照该规范进行检验。经验收合格,可以投入市场使用。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总则
(1)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5)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一般为浅层地基。
2.0.2重锤夯实地基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强夯的锤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强夯地基
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4注浆地基
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0.5预压地基
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0.6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或先钻孔后将注浆管放至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或水从喷嘴中射出,边旋转边喷射的浆液,使土体与浆液搅拌混合形成一固结体。施工采用单独喷出水泥浆的工艺,称为单管法;施工采用同时喷出高压空气与水泥浆的工艺,称为二管法;施工采用同时喷出高压水、高压空气及水泥浆的工艺,称为三管法。
2.0.7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其与地基土强制搅拌,硬化后构成的地基。
2.0.8土与灰土挤密桩地基
在原土中成孔后分层填以素土或灰土,并夯实,使填土压密,同时挤密周围土体,构成坚实的地基。
2.0.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用长螺旋钻机钻孔或沉管桩机成孔后,将水泥、粉煤灰及碎石混合搅拌后,泵压或经下料斗投入孔内,构成密实的桩体。
2.0.10锚杆静压桩
利用锚杆将桩分节压入土层中的沉桩工艺。锚杆可用垂直土锚或临时锚在混凝土底板、承台中的地锚。
3、基本规定
3.0.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
3.0.2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3.0.3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3.0.4地基基础工程是分部工程,如有必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规定,可再划分若干个子分部工程。
3.0.5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4、地基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物地基的施工应具备下述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2)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
(3)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及需达到的标准、检验手段。
4.1.2砂、石子、水泥、钢材、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1.3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间歇期由设计确定。
4.1..4地基加固工程,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论证设定的施工参数及加固效果。为验证加固效果所进行的载荷试验,其施加载荷应不低于设计载荷的2倍。
4.1.5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1.6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小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4.1.7除本规范第4.1.5、4.1.6条指定的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可随意抽查,但复合地基中的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振冲桩、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夯实水泥土桩至少应抽查20%。
4.2灰土地基
4.2.1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当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时)等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应搅拌均匀。
4.2.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
4.2.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灰土地基的承载力。
4.2.4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规定。
4.3砂和砂石地基
4.3.1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石应搅拌均匀。
4.3.2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4.3.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4.3.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规定。
4.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4.4.1施工前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比重)、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做检验。土工合成材料以100m2为一批,每批应抽查5%。
4.4.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清基、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方向、接缝搭接长度或缝接状况、土工合成材料与结构的连接状况等。
4.4.3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4.5粉煤灰地基
4.5.1施工前应检查粉煤灰材料,并对基槽清底状况、地质条件予以检验。
4.5.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铺筑厚度、碾压遍数、施工含水量控制、搭接区碾压程度、压实系数等。
4.5.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地基的承载力。
4.6强夯地基
4.6.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4.6.2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4.6.3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4.7注浆地基
4.7.1施工前应掌握有关技术文件(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参数、检测要求等)。浆液组成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注浆设备应确保正常运转。
4.7.2施工中应经常抽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的顺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等。
4.7.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注浆体强度、承载力等。检查孔数为总量的2%~5%,不合格率大于或等于20%时应进行二次注浆。检验应在注浆后15d(砂土、黄土)或60d(粘性土)进行。
4.8预压地基
4.8.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监测措施,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原始数据,排水设施,砂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4.8.2堆载施工应检查堆载高度、沉降速率。真空预压施工应检查密封膜的密封膜的密封性能、真空表读数等。
4.8.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地基土的强度及要求达到的其他物理力学指标,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做承载力检验。
4.8预压地基
4.8.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监测措施,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原始数据,排水设施,砂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4.8.2堆载施工应检查堆载高度、沉降速率。真空预压施工应检查密封膜的密封膜的密封性能、真空表读数等。
4.8.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地基土的强度及要求达到的其他物理力学指标,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做承载力检验。
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
4.10.1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外掺剂等的质量,桩位、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和灵敏度,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等。
4.10.2施工中应检查施工参数(压力、水泥浆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及施工程序。
4.10.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桩体强度、平均直径、桩身中心位置、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等。桩体质量及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28d进行。
4.11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4.11.1施工前应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桩位、搅拌机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完好程度(主要是水泥浆流量计及其他计量装置)。
4.11.2施工中应检查机头提升速度、水泥浆或水泥注入量、搅拌桩的长度及标高。
4.11.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强度、桩体直径及地基承载力。
4.11.4进行强度检验时,对承重水泥土搅拌桩应取90d后的试件;对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应取28d后的试件。
4.12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4.12.1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
4.12.2施工中应对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填料的含水量等做检查。
4.12.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成桩的质量及地基承载力。
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4.13.1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2施工中应检查桩身混合料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提拔钻杆速度(或提拔套管速度)、成孔深度、混合料灌入量等。
4.13.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顶标高、桩位、桩体质量、地基承载力以及褥垫层的质量做检查。
我们可以看出该规范大多是关于如何夯实地基的规范。在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勘察,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质量隐患,应当立即解决,并形成文件报告,以备上级领导查验。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现在最新版是什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什么 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无论是它的变形问题还是它的稳定性都需要符合规定。另外,如果采取的是多种地基处理的方法,要通过验收检验,安全系数要达到综合的要求。同时增加地基处理采用的材料,需要根据现场的环境来进行测量,保证耐久性,达到持久的效果。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版内容是什么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版的内容如下:
1、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顶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2、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小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第二条规定,建筑工程应该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采用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规范是什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具体内容是:
1、增加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的规定;
2、增加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的综合安全系数的检验要求;
3、增加地基处理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场地环境类别符合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第三条 编号为GB50007-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在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并以各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科研、教学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其中,第3.0.2、3.0.5、等2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同时废止。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什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